.
详细内容

扩心病心衰患者的康复治疗一例报告

 二维码 223
作者:黎玉荣来源:邯郸市第一医院东区心内科

【摘要】目的:观察以体外反搏为中心的心脏康复在心衰患者中应用效果,以便在临床推广应用。 方法:以体外反搏为桥接,通过心脏康复五大处方的制定和实施,恢复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结果:患者的运动耐量由1MET升至4METs;心功能明显改善:EF由30%升至41%;心功能由IV级提升到I级(NHYA分级);ADL评分由35分升至85分。结论:体外反搏对于长期卧床的心衰患者从卧床到行走的过渡起到了桥接作用,为运动锻炼打下了基础,在心脏康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心衰  体外反搏   桥接  心脏康复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5岁,主因间断胸闷2年余,加重伴恶心、乏力、食欲下降1月余于2014年12月31日入院。患者缘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时胸闷、气短,伴夜间不能平卧,每日发作数次,心脏彩超示心脏扩大,诊断“扩心病”,经治疗效果欠佳,此后,反复就诊,6月前患者症状再发,入院治疗出现3次室颤,给予ICD植入治疗,室颤未再发。自觉体力、耐力下降。1月前患者症状再发,程度较轻,伴恶心、乏力、食欲下降、消瘦,无呕吐,于2014-12-17日入住我院总院区治疗,给予利尿剂、补钠、地高辛、美托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奥美拉唑、肠内营养等治疗。治疗11天后于2014-12-28日出院。出院后患者仍间断胸闷,气短,严重乏力,食欲减退,只能长时间卧床,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4-12-31于我院东区进行心脏康复。入院查体:T:36.3℃ P:57次/分 R:20次/分 BP:84/55mmHg。诊断:1、扩心病 ICD植入术后 心功能IV级2、慢性胃炎3、前列腺增生4、消化道肿瘤不除外。急查血电解质,钾:3.36mmol/l,钠133 mmol/l,氯97.1 mmol/l,给予利尿、强心、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左室功能、促进胃蠕动、保护胃黏膜、活血化瘀、补充电解质等治疗。

2.治疗经过 入院后给予药物治疗,每天严格控制入量,保持出入量负平衡,为患者制定心脏康复方案。入院第1天指导患者床上活动,第2天床上活动+体外反搏治疗,将患者用轮椅推至体外反搏床边,家人将其抱至反搏床上,反搏时间30min,压力0.026Mpa;第3天,患者乘轮椅到达反搏室,在家人帮助下慢慢躺至反搏床上,反搏时间50min,压力逐渐增至0.030MPa;第4天,患者食欲开始改善,在家人及医生的鼓励下开始床边活动,体外反搏增至每日2次,未诉不适;第5天,患者扶墙慢步走进体外反搏室进行反搏治疗,并在家人的帮助下开始在走廊活动,运动时间10min,并逐渐增加主动运动的时间和强度;第13天患者尝试踏车运动,强度40W,持续时间10min,未诉不适。第14天,完成当天治疗后患者出院,共住院15天。出院时患者健步如飞,生活自理,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3.治疗效果分析

3.1体外反搏是一种无创性装置,通过下肢三对袖套与心搏同步在舒张期序贯进行充气,使舒张压增强,增加冠状动脉压和流量、静脉回流和心输出量,并减少后负荷。[1]体外反搏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缓解了胸闷、气短等心衰症状,同时患者血压由入院时的84/55mmHg,逐渐升高至出院时的100~110/60~80mmHg;另外,体外反搏通过提高血流切应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管弹性,使患者血压接近正常。

3.2体外反搏在增加心脑肾供血的同时,也增加了胃肠道的供血,改善胃肠功能,使食欲增加。

3.3体外反搏囊套的充、放气对腿部肌群起到了按摩作用,使骨骼肌的力量增强。

4.总结 该患者为老年男性,扩心病心衰,食欲明显减退,消瘦,存在营养不良,肌少症、衰弱,经药物治疗后仍稍活动即胸闷、气短,运动耐量明显下降,患者只能卧床而不具备主动运动能力。体外反搏治疗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和胃肠道功能,使下肢骨骼肌力量增强,起到了从卧床到运动的桥接作用,为运动处方的实施奠定了基础。通过心脏康复五大处方的制定和实施,患者恢复了自理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伍贵富,杜志民.增强型体外反搏——理论与实践,2012,4(3):97.


文章分类: 临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