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内容

体外反搏第八场巡讲:熊丽《体外反搏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二维码 794



体外反搏第八场巡讲


2020年11月19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反搏分会、国际体外反搏学会主办的2020年中国体外反搏学院学术巡讲系列活动第八场巡讲“体外反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于线上进行直播,此次巡讲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反搏分会常务委员熊丽教授担任主讲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副主任黄海威教授为巡讲的主持人。


黄海威教授


课上,熊丽教授围绕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研究和应用、体外反搏在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以及病例分享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熊丽教授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研究和应用中,熊教授列举了多项研究来探讨体外反搏对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她从脑卒中现状切入,对怎样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血流提出了疑问,并指出体外反搏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体外反搏可以改善大脑侧支循环,对伴有大血管病的缺血性脑卒中是安全有效的;在血流动力机制的研究中,结果显示:早期的体外反搏治疗有助于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随后熊教授抛出疑问:脑卒中后多久,接受体外反搏治疗是有效的呢?通过研究发现:其效果可以维持至脑卒中后的3周内。


研究总结


体外反搏在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中,熊教授提出自主神经功能的诊断方法,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可以预测脑卒中临床预后,同时在对相关文献考察后可以发现:体外反搏在对阿尔兹海默症和失眠上均有调节、改善的作用。


随后,熊丽教授对以上研究进行了总结,在专家共识中得出了以下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建议急性期血压平稳病情稳定后尽早接受标准疗程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慢性病脑缺血,尤其是合并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可以尝试治疗;帕金森病、阿尔莫茨海默症、睡眠障碍者均可尝试治疗。


在病例分享上,熊教授详细讲解了2例病例。患者1患有脑卒中,在支架手术前进行了35次体外反搏治疗,结果显示血管未出现狭窄;患者2患有脑梗,在支架手术前进行了29次体外反搏治疗后,患者颈部活动良好,可抬高右侧肩部。所以根据以上病例可以得出:通过药物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充分显示出了体外反搏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



在答疑环节中,熊教授用问答题的形式帮助线上观众回顾本次巡讲内容,并针对体外反搏治疗是否会诱发动脉或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导致脑血栓、脑卒中多长时间后进行体外反搏治疗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答。


内容回顾


课程结束之际,黄海威教授对熊教授精彩、全面的讲解表示感谢,他希望未来体外反搏技术能有新的研究进展和突破,为治愈患者带来新的可能。